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直線沖擊加速顱腦損傷模型該模型由Marmarou于1994年建立。該模型的具體制作步驟是:將大鼠俯臥于泡沫墊上,縱行切開頭皮,暴露顱骨穹隆。顱骨頂表面冠狀縫與人字縫處固定1枚鐵制圓盤(直徑10mm、厚3mm),其底呈彎弧狀,與顱頂相吻合,450mg重錘套在內徑19mm、長2m的有機玻璃管墜落撞擊鐵盤,致頭顱受力引起顱腦損傷。由于泡沫墊的存在確保了外力作用的瞬時性,而鐵制圓盤又保證了外力作用的彌漫性,可制備出彌漫性腦損傷模型。該模型方法簡單,條件易于控制,顱骨鉆孔減少了由顱骨個...
中醫運動性疲勞動物模型(1)采用勞倦因素與大黃、芒硝瀉下藥物建立脾氣虛動物模型復制方法選用Wister雄性大鼠,體重為180~200g。將大黃、芒硝、標準飼料按0.85:0.15:9.0的比例均勻混合后制成藥化飼料。實驗動物在每日喂食藥化飼料的同時,于每天上午8:00~12:00在勞倦裝置振蕩器上(振動蕩243次/min、振幅為36mm)振動4h,造模周期為21d。觀察大鼠的外觀表現、糞便、體重、食量、拉尿及排便等情況,并可取血測定紅細胞C3b受體、IgG、IgM含量;取脾臟...
負壓性腦創傷模型Mahmood等建立的負壓性腦創傷模型,主要由支架、吸管、注射器管、彈簧圈、壓力感受換能器、示波器等構成。當注射器管內由于彈簧的張力后退時,產生的負壓傳送到吸管的開口,由于吸管的開口受到大鼠硬膜的密封,負壓作用于硬膜及其下的腦組織,產生腦組織的損傷,壓力通過感受器在示波器上表達為可視的壓力波。該模型負壓傷組織損傷明確,所制造的損傷局限于負壓打擊部位的皮質和皮質下的局部組織,該模型適用于局灶性的淺表的創傷性腦損傷的研究。不適于研究動物認知和運動功能。
其他脊髓損傷模型1.化學損傷模型化學損傷模型是通過定位注射或者鞘內給藥的方法損傷脊髓組織細胞。其損傷的病理變化以神經元潰變為主,完整性不受破壞,類似于脊髓灰質炎的病變,適用于神經細胞移植的研究。例如,通過微纖維植入谷氨酸、天冬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或紅藻氨酸鹽,可建立興奮性毒性脊髓損傷模型,引起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細胞死亡及誘發電位傳導阻滯。而于鞘內注射紅藻氨酸鹽也可引起少突膠質細胞和神經細胞死亡。在脊髓背側局部使用紅藻氨酸鹽或NMDA導致興奮性中毒,而顯...
運動性疲勞發展過程動物模型根據1982年第5屆運動生物化學會議上有關運動性疲勞的概念,將疲勞發展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疲勞過程的開始階段、發展階段和力竭階段。(1)復制方法選用健康雄性SD大鼠,體重為220300g。將裝有相當于自身體重12%的砝碼的小布袋系在實驗大鼠的前肢腋下,砝碼帶系于胸腹前,在0.7m×0.5m×0.7m的鐵箱內游泳,水深0.5m,每次1只。當大鼠游至水從耳下淹到耳上,身體輕度下沉時,為運動性疲勞的開始階段;當大鼠游至水淹過眼,其身體進一步下沉時,為疲勞的...
Tarlov行為學評價脊髓損傷后動物的運動能力評估直接反映了脊髓修復與再生水平,以及外周行為功能的改善情況。1953年,Tarlov等描述開放場地實驗,并應用于動物脊髓壓迫損傷后的運動功能評價,內容有關節活動度,能否行走、跑步等。其特點是對靈長類動物較為可靠,且與脊髓損傷程度、神經功能恢復及軸突殘存數量等的相關性較好,但對嚙齒類動物一致性較差。由于觀察者存在主觀隨性,在不同實驗環境下重復性不高。隨后許多學者對Tarlov法進行了諸多改良。并將此法應用于大鼠后肢功能評價。Kaz...
力竭運動動物模型力竭運動動物模型是急性運動性疲勞動物模型中強度大的一種模型,其特點是強迫動物運動直至體力*耗竭。1.跑臺有氧力竭運動動物模型復制方法選用健康雄性SD大鼠,體重為250~300g。采用觀察性指標(同前)來判斷動物是否疲勞及疲勞的程度。實驗大鼠以18m/min的速度進行中等強度的水平跑運,持續時間為200min,運動過程中采用聲音和毛刷實施刺激。實驗大鼠的一般狀況、跑的動作和運動能力變化較為明顯。在運動過程中,需要較多的刺激次數和延丨刺激時間,才能維持原強度工作。...
開放性腹腔海水浸泡拘束法誘發應激性胃潰瘍動物模型(1)復制方法成年大鼠,禁食不禁水24h,麻醉,取仰臥位將動物四肢及頸部綁扎固定在鼠板上,沿中下腹部正中切開腹壁約2cm進腹,用金屬網架撐開并固定,造成一開放式腹部損傷,待其清醒后浸于(21±2)℃的恒溫人工海水浴槽中,水平面齊胸骨劍突處,浸泡3h。浸泡畢,取出動物,擦干皮膚,放血處死,立即剖檢。取材部位、檢查和評價方法同水浸拘束法誘發應激性胃潰瘍動物模型。(2)模型特點海水浸泡應激后,腹腔開放傷模型動物胃液pH值...